编者按:实践基地是产教融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重要平台和保障。一直以来,北航以行业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校企协同合作为基础,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与航空航天领域领军企业和信息领域龙头企业开展全面合作,瞄准企业“真问题”,开展“真研究”,建立一批“真基地”,推动实践基地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打造了一批高水平、规范化基地。先后有“先进飞行器高级人才联合培养基地”“航空发动机高级工程人才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网络信息安全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3个基地获评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飞行器空气动力学协同育人基地”“网络计算与信息处理协同育人示范基地”“大型飞机校企协同育人示范基地”“智能无人系统协同育人示范基地”“航天动力领域校企协同育人基地”“集成电路协同育人示范基地”等6个基地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校企协同育人示范基地,获评数量均并列全国高校第一。为积极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建设,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北航组织开展了院级优秀基地和校级示范基地的评选,已初步建成“院级优秀——校级示范——省部级——国家级”的基地建设机制,截至2023年6月,建成实践基地260个。依托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先后有40名毕业生入选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27名毕业生入选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
为进一步总结凝练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发挥示范基地的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特推出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建设专题。本专题旨在系统展示我校校企协同育人示范基地的建设成就,介绍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工作和发展情况,展示优秀案例及先进做法,阐述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思路和创新理念,以期交流借鉴,共促提升。
基地概况
在我国大飞机领域,北航在国内率先试点成立校企合作的大飞机高级人才,实行面向大飞机产业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商飞”)在人才培养方面紧密合作,为我国大飞机事业的发展输送高质量技术人才。从2006年起,北航在大飞机项目论证期间创办的大型飞机高级人才班(简称“大飞机班”),在中国商飞的积极支持下,大飞机班紧密结合中国商飞建设过程中的高级工程人才需求,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与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人才培养成果。2008年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获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020年获批工信部大型飞机协同育人基地。
育人条件和举措
近年来,中国商飞CR929、C9X9的研发急需要大量扩充人才研发队伍。根据波音及空客公司经验,300座宽体客机的研发队伍人数约需要150座单通道客机研发队伍人数的6倍以上。为此,大飞机班提出和实践了“三能力、四素质”集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瞄准国家级大型工程建设中的科学技术问题,坚持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科学家的分析洞察能力、工程师的创新实践能力、企业家的经营管理能力”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现代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所具备的“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工程经验、先进的技术手段、严谨的工作作风”四项基本素质。同时,我们借鉴波音和空客公司人才培养经验,制定了包含“大飞机前沿讲座、专项技术课程、工程实践、模拟设计、专项技术研究”的培养方案,形成“科学认知—工程实践—集成创新”的进阶式培养模式。
图1 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图2 校企联合研究生培养新模式(三能力、四素质、二方案)
校企导师团队
在以大飞机班为中心的北航-中国商飞联合人才培养框架中,中国商飞进行深度参与和全程管理(图3)。具体表现在:双方共同协商制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工程实践、课程设计等培养环节;双方成立校企联合的学术委员会,对人才培养质量、考核评估、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全程管理;在师资方面,由北航和中国商飞共同聘请企业著名专家和总设计师(包括顾诵芬、张彦仲等院士)担任指导和授课教师;在工程实践方面,中国商飞全面负责学生的上岗实践,并指导和完成学生的工程实践培养环节。
图3 大飞机班的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
基地特色及经验
围绕大飞机班制定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在学院制课程体系基础上,构建了大飞机工程特色鲜明、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工程科学素养课、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以及大飞机综合课等。其中,前三部分由我校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动力工程学院等8个院系的一线教授团队授课;以“飞机总体设计”“空气动力学”“制造技术”等15门国家一流/精品课为基础,开设了“大型客机总体概论”“大型客机总体气动设计”“大型客机结构强度设计”“大型客机制造技术”“大型客机机载设备与系统设计”5门大飞机综合课程,由学校教授和企业专家共同授课。
图4 大飞机班的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
16年来,大飞机班培训中国商飞628名员工,培养390名工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中85%去了航空主机厂所,大部分很快成长为单位的技术骨干,有的成为单位的中层领导。毕业生在中国商飞表现优秀,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好评,涌现出张大伟、李楠、林定发、董勤鹏、吴大卫等43位室主任和高级工程师等技术骨干,为ARJ21、C919和CR929的研发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